南京綠化樹種更換 綠蔭新隧道要等50年 
近年來,南京許多道路兩旁的綠化帶大多被香樟、雪松、大葉女貞、廣玉蘭等樹種所取代,這些樹種雖然都有一定的遮陰效果,但比起人們熟悉的“行道樹大王”――法國梧桐來說,成長周期長,遮陰效果也要差許多。許多市民不禁問:南京以后還會不會再有新的綠色隧道?
園林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:之所以要換掉許多路段的法國梧桐,有諸多原因,一是法國梧桐在春夏季節會隨風散落果毛,不僅刺激人的鼻黏膜,還增力口了環衛工人的壓力;二是也有人提出法國梧桐的“綠蔽度”過高,不利于釋放汽車排放出的尾氣,會影響城市環境,且栽種在道路兩旁可能會影響司機的視線,進而增加交通安全隱患等等;此外,從樹種的規劃來考慮,為了避免綠化過于單一,園林部門逐漸增加了其余樹種的比重,但法國梧桐仍然是南京市的主要行道樹種。
不過,新的行道樹要形成嚴密的“綠色隧道”,可能比較困難了,有關部門解答說:一是這些樹木成冠的效果確實不如法國梧桐,且普遍生長周期較長,估計還要50年才長成濃密遮住太陽的大樹冠;二是目前道路變得越來越寬,區區兩行行道樹已經難以覆蓋住路面了,而新增加的馬路,并沒有因此多“預留”行道樹的位置!
小知識:行道樹的作用
據有關專家介紹,在一定體積的空間內,一棵樹冠高大、枝葉濃密的樹木在夏季里比光禿禿的空間可降低局部氣溫4-8度、濕度則能增加50%,噪聲減弱20%左右,而成排的樹木效果更佳。有凈化空氣、蔭庇行人、美化環境、調節氣候、減輕噪音等功能,對于形成“綠色隧道”的行道樹,這些功效還會被大大地提高。 |